本篇文章3488字,读完约9分钟

英俊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这是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公司一级项目经理李冯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勇敢、足智多谋、敢于挑战的硬汉。经过25年的工作,他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国家和地方重大而艰巨的工程建设任务,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脚踏实地,努力工作

像所有做过一些事情的人一样,李冯的成功是通过艰苦的经历获得的。

2018年,李冯(右一)获得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1994年7月,大学一毕业,李冯就赶上了“京九大工程”的建设,来到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公司项目部,成为参与宝塔山隧道袭击的最年轻的队员。由于围岩的软弱,当时的施工处于危险之中,难度极大。他整天“泡”在地里,向实践和老同志学习,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宝宝”到“筑路工人”的转变,不仅提高了施工技术,而且培养了不怕苦、勇于进取的意志和品质,决心在工程队伍中扎根,用知识回报企业和社会。在施工期间,他积极参与多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隧道安全优质穿越做出了贡献,先后被评为“优秀团员”、“先进生产者”。

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大丰坝隧道和小店中隧道是李冯奋战七年的滇中楚大高速公路和豫园高速公路的头号“风险源”。大丰坝隧道围岩破碎,无自稳能力,施工中经常出现“随挖随塌”现象;小店中隧道地质复杂,涌水严重,施工过程中隧道面多次发生泥石流。作为值班工程师和工程部长,李冯多次冒着风险观察地质变化,协助项目领导制定施工方案,最终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施工方法来“处理”两个地质条件较差的隧道:在断层破碎区,采用管棚或导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在富涌水区,采用封堵泄流的方法,避免形成“泥石流”,然后快速衬砌;在岩石风化严重的地区,早期喷锚封闭可以减少岩层暴露时间;在浅埋偏压部分,实施表面砂浆锚杆加固和强支护;在处理软弱围岩时,采用了“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快速喷锚”的方法,以及上弧形导洞护芯土的环形开挖技术。果然,这两个让业主最担心碍事的“拦路虎”项目,实现了安全、优质、先进的渗透,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他被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边肖”和“劳动竞赛积极分子”。

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李冯北同蒲铁路雁门关隧道全长14085米,在施工过程中逐渐积累了经验,成为项目总工程师。雁门关隧道广泛分布软岩大变形、断层破碎带、突水突泥等不良地质条件。前铁道部举行了七次专家会议,对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在这种情况下,他大胆创新技术,研发出钢架锁定技术等10多项技术成果,有效控制了隧道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他还协助项目经理张隽创新隧道施工管理——总结和实施隧道掌子面129管理模式,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雁门关隧道安全通过后,荣获“第13届山西省太行杯土木工程奖”,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并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程总工程师”。

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李冯(中)在现场与工程技术人员讨论施工对策

在李冯准赤铁路11299米黄土隧道-朔州隧道施工中,作为项目总工程师和副经理,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大力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先后开发实施了大量科技成果。 如获得国家专利的“用初期支护和锁脚连接加固锚管”和获得国家质检组二等奖的“减少喷射混凝土回弹量”,为隧道最终安全优质贯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朔州隧道是山西省建设行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他被集团公司评为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并被公司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在此期间,李冯还参与了悦鹜高速公路明山隧道和广大铁路彭浦隧道群的关键任务,为解决大量施工技术难题发挥了巨大作用。隧道掌子面技术负责人、项目工程部长、项目总工程师和项目副经理一步一步地努力工作。“他既懂技术管理又懂施工管理”和“隧道施工专家”。这些头衔是对他能力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科学决策一路高歌

2016年4月,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公司中标玉溪至磨憨火车站前第二标段。32.2公里管道段主体工程包括6条隧道、5座桥梁和13个涵洞,路基仅4公里。由于这是整个管道中最长、最大、最困难的一段,特别是万河隧道,一级风险隧道,全长17441米,李冯被公司任命为执行副经理,全力协助项目经理张隽。

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据了解,张隽先后担任公司总工程师和副总经理,同时负责甬广铁路扩建工程前六个标段和广大铁路站前四个标段以及云贵铁路工程等项目,为李冯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玉墨铁路项目走上舞台后,特别是2018年下半年张隽担任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后,作为项目经理,他始终坚持科学建设,在认真贯彻张隽管理意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项目建设和综合建设始终走在全线的前列。

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万河隧道3号斜井工区标准及标准

比赛开始时,李冯立即着手勘察管道段的场地,并提前计划做出快速施工部署。万河隧道1号斜井进口原设计靠近213国道和昆莫高速公路,中间有一条河流,不具备施工条件;2号斜井井筒靠近村庄,施工干扰大;3号斜井位置不当不利于任务分配。他果断地取消了水平隧道,调整了开放隧道的长度,改变了三个斜井的位置,并将废弃渣场的数量从五个增加到七个。经业主和设计单位同意实施后,不仅减少了征地和设施投资,还减少了外部干扰,同时极大地方便了施工。他还将标段划分为7个子标段,将万河隧道控制工程设置为进口“长隧道、短节拍”,明挖段设置3个斜井、9个工作面,并配置了1个钢构件加工厂和3个混凝土搅拌站,特别是万河隧道3号斜井自建砂石料场,有效缓解了地面材料供应紧张的局面。合理的布局和科学的操作为今后的顺利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万河隧道不仅长,而且施工风险大。在主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溶洞和富水,地质构造十分破碎。如果你不小心,你会滑倒并摔成泥,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仅在2017年5月20日,就有2000多人陷入泥沼。李冯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对地质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后,在使用TSP红外探测器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前提下,采用隧道超前、加密、加长超前小导管的方法,为工作面形成了“金钟罩”,实现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虽然罗丽隧道很短,但它在断层带中有400多米。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形成一个“新造山运动”,在挖掘过程中崩塌。经过仔细判断和对围岩性质的清楚了解,李冯果断决定放弃原有的弱爆破施工方案,采用自制的“秘密武器”,在挖掘机上安装专用刀片进行开挖。只花了三个多月就安全地“冲”过了这个关口。

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困难重重,如履薄冰,了解隧道施工方法的李冯自项目启动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解决云南卡斯特尔山和滇中红壤特殊地质施工问题的最佳突破方法。针对本标段隧道围岩变化频繁、破碎易滑、自身稳定性差的实际情况,他亲自组织并参与了专题综合研究,逐步探索和总结出了“以随时采取技术保障措施为前提,强化安全防护手段为前提”的有效施工“路径”, 并以“三步七步流水法”为主导,随我而变,科学操作”,使施工形成一个稳定、稳健的前进趋势。

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随着隧道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发现问题的指导下,李冯还带领项目组开展了广泛的科技攻关活动,先后创新发明了适合隧道施工的全自动仰拱栈桥,实现了立体空交叉作业;开发隧道止水带定位装置,确保安装顺利、定位准确;优化了可重复使用的隧道二次衬砌复合钢端模,保证了内实外美,节能降耗;利用模具注浆一体机对隧道衬砌进行改进,有效解决了传统浆液和二次衬砌混凝土“两皮”的缺点;定制锁定脚环和钢拱连接板定位模,确保连接到位准确;三级横撑固定装置的发明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操作的方便性。开发了隧道围岩监控信息表达系统,可以随时监控量测情况,准确快速地指导现场施工。进一步提高建设的“含金量”,促进建设又好又快。

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安全和高质量关系到隧道施工的成败。李冯非常重视标准化管理,不会放松。从一开始,它就贯穿于标准化的各个方向,尤其是对每一个结构和每一个工序,它都制定了作业指导书,并进行了认真的技术交底。同时,重视对作业终端一线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标准化实施能力,做到作业有标准,考核有依据,追溯有源头。并积极将液压爆破技术、二次衬砌自动维护装置、成品“二维码”标识等一系列“四化”成果应用到现场和施工过程中,使隧道向前推进时的标准化管理跟进3英尺,有效地将项目施工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谁帮助谁,上帝就回报谁。在李冯的正确决策指挥下,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公司玉墨铁路项目部创造了全线多个“第一”,如“第一个开工”、“第一个建钢结构加工厂”、“第一个建实验室”、“第一个进行隧道施工”。在克服困难、取得巨大进步的过程中,施工生产始终名列22家施工单位之首,每次都获得了信用评价,项目部获得了“职工先锋”、“云南省铁路建设先进单位”等20多项荣誉。李冯本人多次受到业主和上级的表彰,并被云南省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周光宽刘海贤)

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编辑:张洋

标题:认识生活在解决困难中的价值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303.html